close

傳統住宅建築空間類型初探-以台北林安泰古厝為例

王健桓楊裕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研究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副教授 

一、前言

中國傳統建築類型多樣並饒富文化意涵,各省分各族群都有各自的建築形式,台灣的傳統建築則多以閩粵式的建築為主,本文旨在探討中國傳統建築的空間構造類型,並將台灣少數保留的傳統建築做為案例做為研究對象,以探討不同地方的傳統建築樣式其差異與相同處。

林安泰古厝為台北市內首屈一指的傳統建築,原本位在大安區四維路一百四十一號,是在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左右(一七八三年),由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的艋舺商人林回出資興建,聘請八十位唐山師傅和兩百位本地工匠參與修築工作,而因林家商號叫做「榮泰號」,再合併原先的大安(偉大的安溪)地名,古厝落成後遂取名為「林安泰」,後來到了道光初年又再度予以翻修,前後歷時五年,成為目前所見的格局。

二、傳統建築的類型

中國傳統建築類型多元,中國及台灣目前現存大部分為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建築,以平面區分主要可分為圓形住宅、縱長方形住宅、橫長方型住宅、曲尺形住宅、三合院住宅、四合院住宅、環形住宅及窯洞式住宅(劉敦楨,1983)。而台灣常見的又以三合院、四合院以及客家圍樓等為主,本案例介紹的便是屬單層四合院式的建築。

2-1合院住宅

中國傳統建築的空間規畫有以下特色:

  1. 空以為用,所以從明堂制式到房內隔間,都以形成可用的空間為主要目的。
  2. 圍以成院,所以從明堂制式到合院,都兼顧到空間的圍封效果。
  3. 組以成群,所以從院落到建築單體,都能快速營造,且空間有層次與漸進的效果。(楊裕富,2004)

由此可窺見中國傳統建築的空間哲學,首要以實用性為主,其次則以高牆將住居包圍其中與外界隔離(主要為安全等理由),再因應家族的使用需求以廂房等單元擴建,因此常會見到樣式複雜的三合院或四合院。

而所謂合院,即是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為院,這就是合院。農家多用三合院,較富裕的人家或官宅則大多為四合院,四合院住宅至少已有兩千年歷史,分布範圍也較廣也發展出各式不同的平面及立面,但大抵有兩個主要特徵,分別是對稱式的平面與封閉式的外觀,式樣則可再簡單細分為單層四合院及多層四合院兩項。

而三合院和四合院之間的關聯性又較其他中國建築類型高,三合院多半是由橫長方形的住宅兩端向前增建而成,雖然標準單元的佈局簡單,但因其往往會隨著時間而增建,所以組合的變形體很多,下圖為一般的三合院及四合院的比較:

 

image002.jpg  

 

三合院範例

 image004.jpg

四合院範例

 

比較之後可以發現三合院及四合院在平面配置上的差異,主要在於入口處的平面配置方式,除了基本的堂屋及左右護龍外,四合院在入口處的方位還設有廂房。

另外一般古老住宅之格局,從官紳宅第至平民房屋其實差異並不大,均以方形為主,建造時先勘定建築物之中心軸,再以正廳為中心向左右推展,正廳的左邊為大房,右邊為二房,當有需求時便在左右兩房外各增一間,俗稱「五間起」。如在正身左右兩側再增建則稱為護龍,一般都做為臥房、客房,護龍之外還可再增建外護龍,另外連繫各廂房之間的遊廊則稱做過水,正身與護龍組成一馬蹄形,中間若和前門的門庭一起圍成的場地稱為內埕,若無門廳則稱做大埕。

三、林安泰古厝

3-1林安泰古厝之背景

一七五四年,祖籍福建安徽的林欽明率家人來台,他的第四個兒子林志能在艋舺開設榮泰行,經營船頭行和雜貨店,從事進出口貿易,生意興隆。累積財富後,宅地始建於乾隆四十八年(西元1783)至乾隆五十年(西元1785)正身部分完工,其餘左右護龍則是到清道光二到三年間(1822-1823)才完工,座落在台北市四維路141號,並將宅第定名為安泰堂。一九七○年代,政府為了拓寬敦化南路需拆除林家古厝[1],林思訓先生獨排眾議,將建材無條件捐給政府。台北市政府將拆下的原材編號保存,一九八四年八月,利用原有建材在濱江公園重建四合院式的林安泰古厝。

3-2林安泰古厝之建築樣式

image006.jpg  

林安泰古厝現況空照圖

台灣古老的傳統建築大多屬於清代閩南的式樣,住宅建築的主要構造為磚厝、土埆厝、石厝、架筒厝、柱仔腳厝等。安泰古厝則是以磚、石、木、土埆組合的混和構造,同時也因為台灣亞熱帶海島型氣候的因素,住宅的方位也不是中國傳統的方位,而是以偏東或偏西來避免陽光的直射,安泰古厝本身便是西南向。

安泰古厝在形式上和一般台灣古宅建築並無明顯差異,為仿閩南、漳泉一代的四合院式樣,具有水行山牆與燕尾式屋脊[2]。採取前低後高的做法對通風及日照取得均有良好的效果,在配置上則為四合院二進落硬山式[3],以磚、木、石、土埆混和構造之住宅。上院五間起[4],以祭祀祖先之正身為中軸延展成對稱形式,左側為大房、三房,右側為二房、四房,前有俗稱凹巢三川門的垂花門廳[5],外有前埕鋪設自大陸運來的紅普石,左右各有內外護龍,中間圍出一內埕(丹墀),不論屋內或屋外的地板均為火成岩,內外護龍間有過廊。連接過廊兩側左右各有日、月井和龍、虎池,前面門廳左右各有一耳房,古宅前方左側護院溝外配有三開間簷廊書房一座,後方左右各有一口龍、虎井。簷柱側角拉線與石柱連成一體,製作柱枋、桁和門簪及劍把等的技巧高超,不見木楔及釘眼,大門也製作明暗鎖。整個古宅建地面積六百七十二平方公尺,基地面積達兩萬兩千兩百一十二平方公尺,共有三十四間房,門堂六十九榶、八十八扇,三萬多塊磚,二十四萬片瓦,雕刻門窗有三十二片,整體格局給人一種寬敞穩重的感覺。

林家古厝建築外牆由長方型紅磚砌成,看起來雖不華麗,但格局嚴謹大方,主從分明,配置齊全。中央是祭祀祖先的正廳,每年除夕,全部族人需準備牲禮,一起祭拜天公,感謝祖先與神祉的保佑。

image008.jpg  

林安泰古厝平面

 

 image010.jpg

林安泰古厝正立面圖

 image012.jpg

林安泰古厝現址已規劃為民俗文物館

 

林安泰古厝細部空間說明

 image014.jpg

林安泰古厝現貌,一九七年代的都市計畫後遷移至現址

 image016.jpg

: 方形馬背

「馬背」就是在山牆頂端鼓起,它與前後屋坡的垂脊相連,傳統閩南建築馬背的造型多變化,具有風水書中對五行圖案的描述。

 

 image018.jpg

:燕尾式屋脊

中國式建築的屋頂,造型變化多端,而林安泰古厝的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作法,中間為雙片式的砌精柳條疏窗,屋面茸瓦為閩南式,墊瓦是釘製的皮磚,屋脊燕尾曲線加水龍堵的皮條線等,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

 image019.jpg

: 垂花門廳右側 

由下而上說明:

臺基:位於整座建築的"腳部"主要在正面作雕飾

檻窗:中央為透雕空的六條夔龍圖案

上方為浮雕四季花鳥透雕束隨:左邊刻有水榭和仙鶴,右邊是九重塔和喜鵲

 

 image021.jpg

簷下「吊筒」又稱「垂花」,懸在樑下的柱子,具有承接簷木重量的作用。 

 image023.jpg

林安泰古厝原貌

 image025.jpg

林安泰古厝內部現況

 image027.jpg

圖:外護龍

也就是廂房,位於廳堂兩側成直角方向排列的屋舍,位於古厝後方,稱為後護龍.

 image029.jpg

圖:龍、虎井

為婦女每天汲水做為日常煮飯、洗澡用的地方.

 image031.jpg

外埕」舖的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台,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壓艙之用,故又稱「壓船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防滑。

 image033.jpg

傳統閩南民居外牆及屋面喜用紅磚赤牆,既醒目又象徵吉祥,也是活潑朝氣的寫照,有些還在裝飾上利用磚塊作圖案的變化。

 image035.jpg

古厝正廳左右各有內外護龍,中間圍出丹樨,內外護龍之間為過水,連接走廊兩側房間。

 image037.jpg

檐下是閩南式民居重點裝飾部位,主要著力於斗拱、雀替、斗座、吊筒等,再配合泥塑、彩繪、剪黏、交趾燒等裝飾性配件。

 

各式山牆圖說

 image038.jpg

很多廟宇和傳統建築都有山牆,山牆的形狀有五種,各自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於「水」行的山牆,通常有三個或五個弧線組成。屬於「木」行的山牆,弧線窄而高。屬於「金」行的山牆,只有一個大弧線,有如馬鞍。屬於「火」行的山牆,造型突出,有如光芒四射。屬於「土」行的山牆,上端切平,方正剛勁。

 image040.jpg

「火」行的山牆,造型突出,有如光芒四射

 image042.jpg

「木」行的山牆,弧線窄而高

 image044.jpg

「土」行的山牆,上端切平,方正剛勁

 image046.jpg

「金」行的山牆,有一個大弧線,有如馬鞍

 image048.jpg

「水」行的山牆通常有三個或五個弧線組成

四、結論:

中國傳統民居的建築空間配置大多依循固定的樣式,以相同的單元體做不同的組合變化,其次再以各式的風水、禮節、風俗做建築細部的裝飾,但同時也因中國各族群並存,以及建物當時的政治風氣等因素常會導致建築類型的丕變,如台灣地區的合院住宅就因應氣候而改變了墨守成規的座落方位,其建築的裝飾也因當時地區的官府管制較不嚴謹,造成了一般大戶常有仿官衙形式的建築出現,但大抵上均遵循傳統的建築手法及文化意涵。

五、參考文獻:

李重耀,林安泰古厝拆遷計劃-中國閩南建築之個案研究,1991

汪平等譯,茂木計一郎等著,中國民居研究-中國東南地方居住空間探討,1996

劉敦楨,中國住宅概說,1983

楊裕富,創意將作,2004

李乾朗,傳統建築入門,1991

 


[1] 臺北市政府因都市計畫為打通信義路與和平東路間的敦化南路進而影響到兩百年歷史的林安泰古厝,原本學者商討後建議以「原地保留」的方式保存,但政府以都市計畫為先等理由堅持古厝必須拆遷,1978327日臺北市政府函林家,若不同意騰空遷出,將以怪手強行拆除。如此古厝必是全毀,林家不得不同意在510日前騰空遷出,希望臺北市政府妥善編號拆除,以期有重組重見天日之時。1978626日開始拆除,先是丈量、記錄、編號與藍圖繪製,然後由附屬物先進行拆裝,再拆隔間,最後由屋頂向下拆。 

拆下的材料先在安和路旁的臨時倉庫中,安和路開始拓建後,又搬遷到和平西路的高架橋下,且因漏水不少木料因雨水侵蝕腐壞。6年後的19848月終於開始在新生公園重建,198511月終於竣工完成,19876月開放給民眾參觀。(19768,臺灣臺北市~19876)

[2] 在傳統民宅中,屋頂山牆的形式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這顯示出風水理論對於建築的影響。在古代,科舉制度是為晉身仕紳階級的途徑。第一階段為秀才,可在住宅的門楣上懸掛明經或貢元匾。若舉人則可懸掛文魁匾或武魁匾。通常中舉之後由政府賜匾,在宅前立旗桿,且依規定,其屋脊可作燕尾翹脊。

[3] 台灣住屋的屋頂,採用硬山式與懸山式兩種:硬山式是房屋左右兩邊的墻直立到屋頂;懸山式則是垂脊的屋檐,支出了墻壁之外。民宅住屋屋頂採用中脊二分法,以橫向劃分一前一後兩面斜坡,中脊中段低平,兩端曲脊較為隆起。

[4]四合院建無以正廳為中心向左右推展,正廳的左邊為大房,右邊為二房,當有需求時便在左右兩房外各增一間,俗稱「五間起」。

[5] 垂花門廳三級台階:台階高度約兩尺,按清朝規制,公侯及三品官以上宅第才能設置有"連升三級"和"平步青雲"的吉祥意思.第二級的台階做成"櫃臺腳"兩端雕刻捲草、如意、螭虎吞腳等紋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vons 的頭像
    jevons

    jevons談設計

    jevo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